按照价值规律,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,商品越贵,买的人就越少,反之则越多。但现实生活并不完全如此。一位百货大楼的销售经理说:“一件裘皮大衣标价4000元钱,摆了一年多,无人问津,而一件质地跟它差不多,标价20000元的大衣,却有人买”。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。越贵的东西反倒越有人买,价值规律怎么就“失灵”了呢?
巨大的橱窗展示
一分价钱一分货
根据价值规律,商品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商品的价值。一般人们会倾向于认为价格越高,商品的质量和品质会越好。当无法从其他方面来判断商品的品质时,人们通常都会以价格来判断,觉得买贵的总不会错吧!另外有钱人多倾向于“买贵”。有钱人在购买商品时会对价格因素考虑得较少,而更多考虑的是商品的价值。
富人与穷人的购买力差异
凡勃伦效应 凡勃仑认为:有钱人总是希望以一种能够显示他们财富的方式进行消费,因为在充满金钱的文化中显示财富就意味着权势、地位、荣誉和成功。同时,凡勃仑还认为:较为贫困的人的消费方式也包含了浪费的、炫耀性消费的因素,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看法是由占支配地位的有闲阶级强加给他们的。因此,“贵”的物品不仅产生内在效用,同时还产生炫耀性消费效用,后者与价格直接相关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贵的商品与廉价的商品不同,除了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外,还显示了一种消费的社会等级效应。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炫富,晒名车、名表、名包……因为在其他的事情上无法展现出自己的价值,无法获得他人的关注,就通过价格昂贵的物品来标榜自己的价值。在某个时期,出现的“暴发户”现象就是一种体现。
显身份与买高兴
从众心理
“中学生卖肾为买IPhone”这样的新闻也屡见不鲜,明明没有达到那个水平的消费能力也一定要购买,这就是从众心理在作怪。“因为全班同学都在用Iphone,如果自己不用的话,会觉得丢脸。”“别人都用好的,我也得用好的”类似的从众心理也是促使只买贵现象出现的一个原因。
值不值得,自己衡量吧。
当然有些人确实是有钱,觉得不买贵的就对不起自己!
|